中共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委员会
关于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工作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曲阜、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后,济宁市出台“建设意见”,制订“行动计划”,正在积极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首善之区”。中共济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孔子文化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儒学研究传播水平全面提升;到2020年,把济宁建设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城市、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和公民思想道德首善之区,成为独具儒家文化特色、凝聚全球华人的文化圣地和共有精神家园。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与北京师范大学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在中央党校给领导干部讲话时谈到:“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弟子规》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院师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工作,凸显学院内涵建设和特色优势。特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我院以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阐发儒家文化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时代价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特色名校工程建设项目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开展“学祭”礼活动,引导帮助教师成为“四有”教师,指导大学生诵读经典,以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丰富、充实、完善师生知识结构。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广大教师精读一部儒学经典,提升教职工的师德教风;大学生诵读《弟子规》、《论语》两部经典,背诵50首古典诗词,学习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塑造大学生的君子品格、淑女风范,并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二、主要活动内容
1、诵读儒学经典。“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文以载道,文以化人,重点诵读《弟子规》和《论语》,从“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中选读。要求:每位教师精读一部。大一学生背诵《弟子规》,大二学生背诵《论语》。
2.阅读古典诗词文学名著。以《唐诗三百首》、《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为主。要求:每位教师研读一本文学名著;每个学生每年新背诵古典诗词10首,毕业时能背诵30-40首,至少通读其中一部四大文学名著。
3.学习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戏曲、武术、舞蹈、音乐、曲艺等。要求:学生学会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
三、学校教育方式
1.进校园。在学院设立“尼山儒学书院”,定期开办儒学课程,展示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教育辅导传统艺术创作。在全院形成浓厚氛围。针对教师可以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更高深、更专业的读本;每年祭孔或教师节期间组织教师行“学祭”礼;每年秋季新开学时新生集体行拜师礼;学院常年(如每月)开设国学讲堂,邀请国学知名人士讲座;在学院网站、报纸、刊物上开设国学专栏等。
2.进课堂。学院开设儒学选修课,每周大一新生至少安排二节诵读经典,大二学生安排一至两节,把儒学成绩作为学分,选派专门教师代课,对学生选修科目进行辅导。
3.进教材。学院自编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内容涵盖《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等;以《论语》为主要内容的《高职院校儒学经典教育读本》,内容涵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以古典诗词为主要内容的《高职院校经典诗词教育读本》,内容结合孔孟之乡和高职院校特点,选取传统经典诗词100首,加以注解和赏析。
4.进师生头脑。切实让师生在儒学方面受到启发教育,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积极成为“四有”教师,把男学生培养成谦谦君子,女学生培养成窈窕淑女,人格气质、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四、突出重点、突出特色
1.突出重点:
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有目的地强化学生认识区域“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优秀传统文化厚重的积累与积淀。教学形式应力求生动活泼,注意实效。可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题材的专题视听资料(或反映有关中国历代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或展现祖国壮美山河、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资料)加以编辑整理,形成系列教材,有计划地纳入课堂教学。
2.突出特色:
地域特色。突出本地域东文西武、南水北佛等特点,突出学习重点。如结合曲阜孔子学尊师,结合邹城孟母学感恩,结合嘉祥鱼台学孝贤,结合梁山水浒学忠义,结合微山湖大运河学至善,结合太白湖太白楼学诗词等。
学院特色。针对学院理工类特点,适当加入文史类知识,取长补短,文理双修,培养学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目标即是把男生培养成君子,把女生培养成淑女。
专业特色。不同院系根据专业特点,有重点地选择不同的选修科目,因材施教。如机电、汽车、光电、航空类专业可选修“御”、“射”;会计、商学类专业选修“数”;文化旅游类专业及音乐爱好者可选修孔子“六艺”的“礼”、“乐”;书法文学爱好者选修“书”等。
五、加强组织领导
“尼山儒学书院”挂靠在思政部和公共课教学部,由对传统文化有研究、有造诣的教职工组成专兼职教师,承担传统文化教研任务,学院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尼山儒学书院院长,宣传部负责人为执行院长,学工部、思政课教学部、公共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为副院长,从社会上聘请国学界知名人士兼任名誉职务。活动以尼山儒学书院为实施主体,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务实训处、学生处、团委、公共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工作。通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增加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内容,增强荣誉感。学院每年组织一次国学综合知识大赛;每学期组织一次单项国学知识比赛,如汉字、成语、诗词、书法、绘画等;各二级院系结合专业特点不定期组织学习比赛;完善和新成立相关文化学术团体自主开展活动等。
中共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委员会
2014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