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约空间 任重道远
——山东省非遗传承人群剪纸技艺培训班圆满结业

2017年山东省非遗人群剪纸技艺培训班结业典礼现场

党委书记许可讲话

济宁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弢讲话

许可书记、张弢局长等领导为培训班优秀学员颁奖

山东大运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深圳贺贺文化传播公司签订协议
、
结业典礼最后,大家一同合影留念

结业典礼结束后,许可书记与张弢局长一同观看培训班学员剪纸作品

培训班学员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6月14日下午,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非遗基地“孔子学堂”,举行了“2017年山东省非遗人群剪纸技艺培训班结业典礼”。济宁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弢同志、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可同志、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徐晖部长、济宁电视台、济宁日报社、齐鲁晚报济宁记者站负责人、深圳贺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贺虹女士,以及济宁市文广新局文化科、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济宁市非遗办、济宁市非遗协会、学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媒体记者等及全体学员出席、参加结业典礼。
“2017年山东省非遗人群剪纸技艺培训班”于今年5月24日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正式开班,这是全省今年第一个非遗技艺培训班,为全省非遗技艺研修研习开了一个好头。张弢局长对剪纸培训班圆满结业表示祝贺,并对非遗传承人群技艺培训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许可书记代表学院对出席本次全省非遗人群剪纸技艺培训班结业典礼的各位领导们、专家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剪纸技艺培训班的学员们圆满完成学习计划、以优秀的成绩结业表示祝贺,并对剪纸技艺培训教师团队、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
他说,2017年6月8日,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的“振兴传统手工艺山东省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成果展”上,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非遗文化建设成果获得了参会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并与山艺、山工艺等6所高校被山东省文化厅、教育厅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这既是山东省文化厅、教育厅和济宁市文广新局领导对我们学院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发展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更是信任和鼓励,我代表学院对上级领导的关爱,再次表示感谢!我们学院将认真按照国务院和省市相关要求,充分利用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把优秀文化贯穿职业教育始终,强化“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继续做好山东省非遗人群研培工作,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使学员们长知识、开眼界、强技能,重点培训一批非遗人群带头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经济文化强市、强省建设多作贡献。
本次剪纸技艺培训班邀请了省级优秀传承人高密齐秀花老师、国家级剪纸大师烟台朱曼华的嫡传人胡文老师、河北蔚县剪纸代表人任海成老师、江西贺氏剪纸传承人、剪纸文化龙头产业总经理贺虹女士、河南洛阳剪纸代表人王茜老师,剪纸技艺教师团队由南北流派技艺代表人组成,各派技艺特色荟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老师们高超的技艺,自由创新的思想,使学员们眼界大开,脑洞大开。山东省文化馆王芹主任讲授的非遗法律保护和非遗传承教育学,深入浅出,使学员们感受到了法律保护的重要性,提升了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本次培训安排了剪纸简史、应用设计基础、创作实践、剪纸材料和工具简介、中国传统文化简介、儒学经典注释、文化产业化政策和发展趋势等教学环节,邀请了国内、省内剪纸名家、非遗专家学者、文化名人、文化企业负责人等名师、大家和企业家授课,组织了三次考察活动,使学员们拓宽了视野,掌握了基本的设计学原理,领悟了美学基本思想,了解了文化产业的政策和发展导向,提升了学员们的技能,激发了创作热情,使学员们在理论上、思想上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教育、保护和发展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次培训班的学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有非遗文化保护工作者,有非遗传承人、有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山东省精神病医院为了增强康复训练的文化疏导能力,专门选派了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大夫、护士来学习撕纸(剪纸)技艺;我们学院的部分专业协会的学生、专业教师和退休教职工,也旁听参加了本次剪纸技艺培训。学员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精神执着,体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本次剪纸技艺培训班的顺利结业,是上级领导关心支持,全体工作人员悉心工作,同学们努力学习的共同成果。
培训期间,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文化企业--山东大运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和深圳贺贺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贺虹女士,挤时间考察了江苏省丰县志坚聋人剪纸学校,了解该校43名聋哑剪纸人的相关情况,身残志坚的同学们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感动了每一个人,贺虹女士表态一定找机会申请聋人剪纸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活动;大运河公司与该学校初步达成文创合作意向,把该校列入精准扶贫对象。在剪纸培训班结业典礼上,山东大运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深圳贺贺文化传播公司签订了《山东大运河文化创意集市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为下一步旅行联盟+剪纸风格民宿体验区的“剪约空间”项目、书吧+简餐+剪纸体验的“高校艺术创业体验馆”项目和等吃粉+学剪纸+做产品的“艺玩粉”项目的落地打下了基础。
今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将继续承担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和发展的社会责任,认真总结这次培训的经验,结合学员们的教学反馈,定期回访非遗传承人,扶持传承人群创新创业,优化培训课程结构和教师团队,加快建成文创艺术学院,按照省文化厅、教育厅、市文广新局的安排部署,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非遗人群技艺培训和研习”打好坚实的基础,积极探索非遗发展的创新创业模式,搭建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平台,继续为非遗传承人群提升文化艺术素养、设计创新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作好服务,为我省的非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