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新京报记者从该移动客户端的负责团队了解到,“学习中国”的下载量已超过100万,该应用中的内容共获得用户超过2700万次的点赞。

据了解,在“学习中国”的主页中,设置了十二个栏目,从不同维度全面系统地呈现了习近平在十八大以来的系列重要讲话,并收录了与习近平相关的多本书籍。该款APP由中央党校中国干部学习网研发,并得到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指导和支持。

日均下载量近10万

“学习中国”团队负责人、中央党校中国干部学习网常务副总编陈建才对新京报记者介绍,“学习中国”APP的下载量已经达到1005348次。

陈建才说,自4月2日正式上线后,“学习中国”的下载量猛增,日均增长量近10万次。此外,该应用的多个栏目和内容在短短几日内获得了超过2700万次的点赞。

据他介绍,4月3日,“学习中国”的热度持续升温,上线仅一天便排在苹果的APP STORE教育类热门应用排行榜第二名。

在“学习中国”的主页中,设置了12个栏目,产品注重外界的反馈,用户可以对每篇文章进行评论。陈建才说,近期后台每日平均收到约4万条评论。

随着“学习中国”的热度飙升,内容团队承担的工作量也加大了。陈建才介绍,为了产品运营流畅,内容团队新增了20人。此外,近期也将陆续更新10本与习近平有关的书籍。

新京报记者在该APP中发现,“学习中国”被一些网友誉为“学习神器”。一位网友说,这个APP简直是“考研政治必备手册”。

也有网友在此平台上建言献策,如一位名为“alex_menma”的网友写到“农村水污染管理不能依赖农村管理者,环保部门要下乡,规划部门要下乡,城里的部门不能只服务六环内。这比直接给农村发放各项基建补贴更有效。”

“学习中国”走红引发外媒关注

除了下载量的猛增,“学习中国”的上线在舆论场上也引发热议。据陈建才介绍,“学习中国”的上线获得了多家国际媒体关注,如英国广播公司、美国《纽约时报》等。

在国内,一些评论人士更关注“理论学习的创新”。有评论认为,在干部年轻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当80后官员成为中国基层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宣传教育如何符合这一代青年人的话语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陈建才认为,青年人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是时代话语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天生就喜欢谈论国家大事,之所以不喜欢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理论传播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不是理论不好,是方式方法不对路。”

有评论分析,通过手机APP进行理论学习,中央党校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党政机关也应把机关理论学习办得有趣一些。

陈建才认为,“学习中国”的特点是不再简单地就形式上进行花样翻新,更重要的是把内容进行深度整合与呈现,已经远远超过了理论宣传的层面。

他说,党的理论是“学习中国”的排头兵。普通网民对于党的理论了解较少,以往的教材都像板起面孔的老家长。“党的理论最难学,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其它内容的建设自然就不成问题了。”